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港澳高考 > 文章正文
 
不去清华北大就到香港念大学 香港高校内地受宠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2006-2-5 8:25:36
作者:李知军

  2005年高考,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高考中拔得头筹,但因政策限制,无缘清华梦,却最终得以就读香港城市大学,并获得了该校颁发的合计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

  短短两个月之内,刚刚17岁的李洋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戏剧人生,这一事件多次激起人们的热情关注。撇开“高考移民”之争,我们可以预见,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生源争夺战已经拉开。

  2006年,面向内地17省市招生的8所香港高校为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将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与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名校同时竞揽内地高中尖子。为了吸引优秀学生,香港城市大学2006年继续设立状元奖学金和优异成绩奖学金,而香港科技大学更是抛出“银弹”政策,将设立超过一亿港元奖学金招揽尖子生。

  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赴港求学无疑让人生多了一次选择,不想或不能上北大、清华的话,就去香港看看吧!

  录取原则

  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的大学在选拔英才中素来不搞“唯分是举”,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收生指针。而是强调考分和面试同等重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潜质、能否适应本港生活,注重对香港是否有贡献等“考分外因素”。要求内地生除了高考成绩必须达到第一或第二批本科线以上,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英语关”。因为对香港高校而言,全英文教学本就是一个最大的特点。所以,还会对考生单独组织全英文笔试和面试。

  对了,香港高校尤其青睐“灵活”的学生。一门心思读书,完全不打算参加课外活动的“书呆子”,是不会收录的。2005年,香港高校就拒收了11名内地高考状元,香港大学不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而是单独招生,香港大学更喜欢独立开朗的学生,以便适应香港开放性的读书生活。

  收录到香港高校的学生,也会经过一定时间的预备班过度,以适应香港的语言和生活,再正式进入大学培养。

  培养特色

  我们知道,香港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根本出发点。

  就学习模式而言,香港的大学比较注重多元化。举个例子来说吧,学校会通过专题项目和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而内地高校的教育呢,则是由老师安排主线,学生只要跟着走、不掉队就行了。在香港大学,什么都得靠你自己把握,要自己制订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课程,控制学习节奏。要想尽快进入状态,就请放下矜持,多和系里的教授沟通,多向学长、同学打听,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岔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香港高校的全英文授课也就没什么大不了。

  学习自由是很多内地学生来到港大的第一感觉。另外,在香港高校的第一年,大多数学院没有强行的课程设置,很多院系都是将学院内一些系的基础课程全部开放,学生只要在一年的时间里修完每系至少一门核心基础课,就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系的其他基础课程了。

  此外,香港高校的学习非常注重过程性。这么说吧,在这里期末考试的成绩一般占到总成绩的20%到60%,因此要想获得优异的分数,不靠平时的努力是绝对不可能的。还有,一般都是几人合作进行一个项目研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证和讨论,多种评价方式均被引进到学业评价体系当中,为的就是让学生保持一个循序渐进、有规律的学习状态。

  毕业去向

  眼界决定视野,在香港这座开放和发达的城市就读大学,毕业去向的选择也更为丰富。

  凡是在香港高校念全日制大学的毕业生,都可以申请留在香港工作。根据香港城市大学过去几年内地毕业生统计,到海外或在香港继续深造的人数占大比例,约占64%,以美英著名大学为主;返回内地求学或工作的则有7%。香港中文大学对内地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统计,25%的学生继续在香港念书,18%的学生选择海外 留学,留在香港就业的学生占29%,回内地工作的占14%,可见内地毕业生选择很多,其中选择留学的居多。

  招生进程

  香港大学招生时间表(仅供参考,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招生与高考同步进行)

  2005年5月31日

  递交申请截止日期

  2005年6月

  举行英语笔试

  2005年6~7月

  面试(以英语进行)

  2005年7月

  宣布

录取名单

  2005年9月

  在国内委培大学注册入学

  2006年7月

  抵达香港

  2006年7~8月

  参加迎新活动及语言强化班

  2006年9月

  新生开学

  (以上是2005年的招生日程,2006年招生依此顺延。)

  报考步骤

  1. 选择学校:各个院校要求不同,参考的指标主要有三个:高考成绩、雅思或托福成绩和面试。如岭南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要求报考时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香港大学要求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英文测试、面试。

  2. 准备材料:中学时的中英文成绩单、毕业证书、英语成绩证明、Research proposal等

  3. 申请报考:网上申请或者邮寄,建议网上比较方便。

  4. 接受面视:很多专业都没有面试,就算有也是电话面试。

  必备条件

  1. 高考成绩需过重点线,可以说每位能到香港读大学的学生都出类拔萃,都是清华、北大、 复旦等名牌大学的苗子。

  2.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要强,英语高人一筹。

  3. 家境富裕。学费加上生活费,一个学生四年下来至少要花40万元人民币。当然成就优秀的学生,奖学金也非常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